农民撂荒严重 长江中游油菜产业面临边缘化
来源:鑫鼎盛期货 时间:2017-04-21 浏览:3459次
带着一系列问题,4月上中旬,期货日报记者与江苏省部分粮油贸易商、美尔雅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等一起对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农业生产情况,尤其是油菜产业市场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撂荒现象多见
四月天,几场春雨过后,莺飞草长的景色很是喜人。不过,在湖北、湖南、河南南部等地实地调研下来,期货日报记者总是觉得今年的景色与往年相比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青绿色的油菜荚不常见了,忙忙碌碌的水牛也找不到了。
“今年南方地区农民撂荒现象比较突出。据我近一个月时间在各地的观察,湖北、河南信阳地区、安徽、江苏等地被撂荒的田地随处可见,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连片的现象。”与记者同行的粮油贸易商强盛说,苏南有20%、苏中有10%,湖北、安徽与河南信阳部分地区有30%的田地现在长满了荒草。
“看到了吗,去年秋收后的稻茬还整齐地‘长’在田地里,这里的农民现在可能每年只种一季水稻了。”美尔雅期货农产品部经理刘磊感叹,往年的这个时候,湖北各地基本上没有“白地”,田地里不是青绿饱满的油菜荚,就是齐刷刷的麦穗,还有已经被农民翻整过的肥沃的“春地”正等待种植棉花(15975, -5.00, -0.03%)、春玉米(1624, 2.00, 0.12%)等农作物。此外,被整理一新的鱼塘也很常见。
记者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南方地区农民大量撂荒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收益低,同时在去年秋冬季播种期间,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不利天气。
“被撂荒的田地大多集中在湖泊较多的地区,以及丘陵浅山地区。”强盛分析道,一般情况下,这些地区交通不便,加上地块小、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机械操作,特别是投入大产出少,使得很多农民干脆放弃不种了。
在湖北省一家农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多种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收入不断降低,很多农民感到搞农业没有奔头,不划算,甚至一些往年在农产品市场较为知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也由于收不抵支倒闭或被重组。
据记者了解,由于人工成本、农资价格、机械费用等不断增加,以及小麦、稻谷、油菜籽(0, -4988.00, -100.00%)收购价持续低迷,加上产量不稳定,近年来南方部分地区农民种植农作物基本上是赔钱的,一个农民种植10亩农作物辛苦劳作一年的收益,不如外出打工半年的收入多。在这种市场状况下,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较低,部分农民能不种地就尽量不种。
“湖北、河南信阳、安徽农民撂荒很多,主要是去年播种期间这些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阴雨天气,农民无法下田耕作。由于错过了农时,加上很多农民急于外出打工,连小麦这种省时、省力的农作物也不种了。”近日正在南方地区考察小麦长势的河南面粉生产商韩辉认为,随处可见的撂荒将影响今年我国油菜、小麦、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部分农产品未来实际的收获面积与产量不及预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在今年小麦、油菜关键生长期与收获季节,南方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多发或阴雨连绵,那么小麦、油菜的质量还会受到较大影响。
农民撂荒现象如果是小范围或短期,不会对我国粮油安全造成太大影响,也不会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冲击,但如果这种现象是在较大范围出现并持续数年,那就应该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强盛告诉记者,虽然当前我国粮油库存高企,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进口农产品过多所引起的。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民与城镇居民没有储粮的习惯,甚至一些粮油贸易商、加工商与食品生产商等为了规避价格下滑风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多地采用了随购随销的策略,原料库存、成品库存等比较少,因此,实际上我国人均国产粮油数量并不多,远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放心”的程度。
小麦把油菜“挤”到了村边地头
今年春季南方大部分地区雨水较多,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目前,长江流域正值油菜结荚、小麦扬花抽穗、棉花与早稻整地育苗时期。期货日报记者在湖北、河南南部等地调研发现,当地农作物长势十分好,如油菜植株不但长得高,而且分枝较多,饱满的油菜荚把整个植株都压弯了,油菜单产肯定差不了。
但是,今年南方地区油菜总产量肯定不会高。为什么呢?记者发现以上地区的大田里大部分种植的是小麦,而往年田地里的“主角”油菜被种植在村边地头,以及小块水田、山坡地、池塘边埂上,种植面积下降幅度很大。
湖北省洪湖市粮油收购商刘大爽说,近年来农民种植油菜的收入较低,特别是去年新产油菜籽上市后,价格一路下滑,很多农民着了慌,新产油菜籽上市后几乎是一次性全部售出,虽然后来油菜籽收购价出现了较大涨幅,但其手中已没有货,农民吃亏较大,因此今年很多农民减少了油菜种植面积。
目前,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南方地区,农作物种植品种趋于单一化,传统的种植品种出现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如湖北很多地区原来主要种植油菜、水稻、棉花的农民现在纷纷改种小麦。
湖北天门市立恒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明新告诉记者,自2015年开始,湖北各地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明显高了起来,各地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当地农民主要种植三种农作物,秋冬季种小麦,夏季种玉米或大豆,大片种植油菜、棉花的农民很少,部分农民连水稻也不种了,哪种庄稼种着省事农民就种哪种。”
记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地农民种植小麦的收入并不高。由于小麦产量低、质量差,农民种植小麦的收入还不如种油菜与棉花。“但是,即便种植小麦收入低,但农民还是喜欢改种小麦,主要是因为种植小麦投入小、用工少,且便于机械化操作。”刘磊说,种油菜与棉花均属于投入大、用工多的农活,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力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留守人员根本“种不起”油菜与棉花。
不少油厂倒闭或改行
目前,在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原料缺乏,当地以压榨国产油菜籽为主的油厂纷纷倒闭或转行,这使得当地市场油脂供应对外依赖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记者对湖北等地油脂企业生存环境进行了持续跟踪调研,从市场变化情况来看,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油脂企业的生存环境一年比一年差,往年仅是中小型油脂企业关门倒闭,而当前连大型油脂企业也纷纷倒闭或改行,很多在国内油脂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不是倒闭被注销,就是破产被重组,整个油脂产业链是一个七零八落的烂摊子。
在湖北省一家油脂企业记者看到,原料车间空空荡荡成了麻雀的天下,油菜籽压榨生产线落满了灰尘。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当地油菜与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太快,原料供应不足,很多油脂企业还没有完成经营转型就被迫关门了。
据记者了解,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很多油脂企业,特别是民营油脂企业生存困难,一是没有生产原料,二是业务转型难,三是资金十分缺乏,很多油脂企业的厂房、土地、机器设备等已抵押给金融机构,企业基本上是一个空壳。
记者观察到,当前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部分能够生存下来的油脂企业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靠加工进口大豆为主的大型油脂企业;第二类是主要靠做贸易来增加收入的油脂企业,经营品种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进口高粱与玉米酒糟粕、大麦等。
由于内地油厂大量倒闭,这为进口油脂与进口豆粕、菜粕(2423, -10.00, -0.41%)等进入内地市场提供了机会。当前沿海地区以进口油菜籽、进口大豆为原料生产油脂与粕类的企业纷纷加大了在内地市场的产品销售力度,油脂与粕类进口贸易商也纷纷在内地设立了销售机构,国内油脂与粕类市场供需格局、货物流向等均出现了较大变化。
菜粕紧俏的“背景”较深
目前,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已进入水产养殖旺季,当地市场对菜粕的需求较为强劲,菜粕价格走势偏强。“今年南方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增长较为明显,菜粕市场需求较好。”刘磊分析,2014年与2015年水产品价格低迷,很多养殖户亏了钱;2016年南方地区多洪涝灾害,水产品产量下降,令水产品价格不断走高,水产养殖收益较好。今年开春后,南方地区很多养殖户扩大了池塘面积,而随着养殖旺季的来临,菜粕也开始紧俏起来。
据记者调查,当前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国产菜粕的供应基本是断档的。
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点:一是国产油菜籽逐年减少,从根本上限制了国产菜粕的供应量。二是当地以压榨国产油菜籽为主的大中型油厂倒闭后,国产油菜籽主要流向了小机榨作坊,而小机榨作坊生产出来的菜粕又不太适合做水产饲料原料。此外,湖北粮油经营商宋池飞认为,菜粕替代品的减少和成本增加也是造成菜粕紧俏的原因。
目前,国内有关机构加强了对进口玉米酒糟粕的管理,这一方面使得进口玉米酒糟粕数量下降,另一方面造成玉米酒糟粕成本上升。近年来,在南方水产养殖集中地区,玉米酒糟粕替代菜粕被大量用作饲料原料,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进口玉米酒糟粕数量持续下滑和成本较高,其替代菜粕的数量有限,很多地区的养殖户与饲料生产企业增加了菜粕的使用量。
“长江流域的农民基本上不再种棉花了,这使得当地棉粕的产量骤然减少,而在以往,棉粕可以大量替代菜粕用作水产饲料原料。”宋池飞说,造成菜粕市场出现货紧价扬态势的“背景”较深,分析菜粕价格走势要把握全面。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分析,当前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及周边地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值得重视,市场也应给予较大程度的关注。
综合来看,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包括周边地区农民撂荒严重,同时农作物种植品种趋于单一化,品种调整大、范围广。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当地以压榨油菜籽为主的油厂纷纷倒闭或转行,当地市场油脂需求对外依赖度提升。此外,随着水产养殖旺季的来临,菜粕市场货紧价扬的态势表现明显。
<< 返回
撂荒现象多见
四月天,几场春雨过后,莺飞草长的景色很是喜人。不过,在湖北、湖南、河南南部等地实地调研下来,期货日报记者总是觉得今年的景色与往年相比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青绿色的油菜荚不常见了,忙忙碌碌的水牛也找不到了。
“今年南方地区农民撂荒现象比较突出。据我近一个月时间在各地的观察,湖北、河南信阳地区、安徽、江苏等地被撂荒的田地随处可见,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连片的现象。”与记者同行的粮油贸易商强盛说,苏南有20%、苏中有10%,湖北、安徽与河南信阳部分地区有30%的田地现在长满了荒草。
“看到了吗,去年秋收后的稻茬还整齐地‘长’在田地里,这里的农民现在可能每年只种一季水稻了。”美尔雅期货农产品部经理刘磊感叹,往年的这个时候,湖北各地基本上没有“白地”,田地里不是青绿饱满的油菜荚,就是齐刷刷的麦穗,还有已经被农民翻整过的肥沃的“春地”正等待种植棉花(15975, -5.00, -0.03%)、春玉米(1624, 2.00, 0.12%)等农作物。此外,被整理一新的鱼塘也很常见。
记者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南方地区农民大量撂荒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收益低,同时在去年秋冬季播种期间,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不利天气。
“被撂荒的田地大多集中在湖泊较多的地区,以及丘陵浅山地区。”强盛分析道,一般情况下,这些地区交通不便,加上地块小、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机械操作,特别是投入大产出少,使得很多农民干脆放弃不种了。
在湖北省一家农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多种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收入不断降低,很多农民感到搞农业没有奔头,不划算,甚至一些往年在农产品市场较为知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也由于收不抵支倒闭或被重组。
据记者了解,由于人工成本、农资价格、机械费用等不断增加,以及小麦、稻谷、油菜籽(0, -4988.00, -100.00%)收购价持续低迷,加上产量不稳定,近年来南方部分地区农民种植农作物基本上是赔钱的,一个农民种植10亩农作物辛苦劳作一年的收益,不如外出打工半年的收入多。在这种市场状况下,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较低,部分农民能不种地就尽量不种。
“湖北、河南信阳、安徽农民撂荒很多,主要是去年播种期间这些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阴雨天气,农民无法下田耕作。由于错过了农时,加上很多农民急于外出打工,连小麦这种省时、省力的农作物也不种了。”近日正在南方地区考察小麦长势的河南面粉生产商韩辉认为,随处可见的撂荒将影响今年我国油菜、小麦、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部分农产品未来实际的收获面积与产量不及预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在今年小麦、油菜关键生长期与收获季节,南方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多发或阴雨连绵,那么小麦、油菜的质量还会受到较大影响。
农民撂荒现象如果是小范围或短期,不会对我国粮油安全造成太大影响,也不会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冲击,但如果这种现象是在较大范围出现并持续数年,那就应该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强盛告诉记者,虽然当前我国粮油库存高企,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进口农产品过多所引起的。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民与城镇居民没有储粮的习惯,甚至一些粮油贸易商、加工商与食品生产商等为了规避价格下滑风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多地采用了随购随销的策略,原料库存、成品库存等比较少,因此,实际上我国人均国产粮油数量并不多,远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放心”的程度。
小麦把油菜“挤”到了村边地头
今年春季南方大部分地区雨水较多,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目前,长江流域正值油菜结荚、小麦扬花抽穗、棉花与早稻整地育苗时期。期货日报记者在湖北、河南南部等地调研发现,当地农作物长势十分好,如油菜植株不但长得高,而且分枝较多,饱满的油菜荚把整个植株都压弯了,油菜单产肯定差不了。
但是,今年南方地区油菜总产量肯定不会高。为什么呢?记者发现以上地区的大田里大部分种植的是小麦,而往年田地里的“主角”油菜被种植在村边地头,以及小块水田、山坡地、池塘边埂上,种植面积下降幅度很大。
湖北省洪湖市粮油收购商刘大爽说,近年来农民种植油菜的收入较低,特别是去年新产油菜籽上市后,价格一路下滑,很多农民着了慌,新产油菜籽上市后几乎是一次性全部售出,虽然后来油菜籽收购价出现了较大涨幅,但其手中已没有货,农民吃亏较大,因此今年很多农民减少了油菜种植面积。
目前,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南方地区,农作物种植品种趋于单一化,传统的种植品种出现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如湖北很多地区原来主要种植油菜、水稻、棉花的农民现在纷纷改种小麦。
湖北天门市立恒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明新告诉记者,自2015年开始,湖北各地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明显高了起来,各地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当地农民主要种植三种农作物,秋冬季种小麦,夏季种玉米或大豆,大片种植油菜、棉花的农民很少,部分农民连水稻也不种了,哪种庄稼种着省事农民就种哪种。”
记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地农民种植小麦的收入并不高。由于小麦产量低、质量差,农民种植小麦的收入还不如种油菜与棉花。“但是,即便种植小麦收入低,但农民还是喜欢改种小麦,主要是因为种植小麦投入小、用工少,且便于机械化操作。”刘磊说,种油菜与棉花均属于投入大、用工多的农活,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力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留守人员根本“种不起”油菜与棉花。
不少油厂倒闭或改行
目前,在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原料缺乏,当地以压榨国产油菜籽为主的油厂纷纷倒闭或转行,这使得当地市场油脂供应对外依赖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记者对湖北等地油脂企业生存环境进行了持续跟踪调研,从市场变化情况来看,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油脂企业的生存环境一年比一年差,往年仅是中小型油脂企业关门倒闭,而当前连大型油脂企业也纷纷倒闭或改行,很多在国内油脂市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不是倒闭被注销,就是破产被重组,整个油脂产业链是一个七零八落的烂摊子。
在湖北省一家油脂企业记者看到,原料车间空空荡荡成了麻雀的天下,油菜籽压榨生产线落满了灰尘。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当地油菜与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太快,原料供应不足,很多油脂企业还没有完成经营转型就被迫关门了。
据记者了解,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很多油脂企业,特别是民营油脂企业生存困难,一是没有生产原料,二是业务转型难,三是资金十分缺乏,很多油脂企业的厂房、土地、机器设备等已抵押给金融机构,企业基本上是一个空壳。
记者观察到,当前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部分能够生存下来的油脂企业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靠加工进口大豆为主的大型油脂企业;第二类是主要靠做贸易来增加收入的油脂企业,经营品种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进口高粱与玉米酒糟粕、大麦等。
由于内地油厂大量倒闭,这为进口油脂与进口豆粕、菜粕(2423, -10.00, -0.41%)等进入内地市场提供了机会。当前沿海地区以进口油菜籽、进口大豆为原料生产油脂与粕类的企业纷纷加大了在内地市场的产品销售力度,油脂与粕类进口贸易商也纷纷在内地设立了销售机构,国内油脂与粕类市场供需格局、货物流向等均出现了较大变化。
菜粕紧俏的“背景”较深
目前,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已进入水产养殖旺季,当地市场对菜粕的需求较为强劲,菜粕价格走势偏强。“今年南方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增长较为明显,菜粕市场需求较好。”刘磊分析,2014年与2015年水产品价格低迷,很多养殖户亏了钱;2016年南方地区多洪涝灾害,水产品产量下降,令水产品价格不断走高,水产养殖收益较好。今年开春后,南方地区很多养殖户扩大了池塘面积,而随着养殖旺季的来临,菜粕也开始紧俏起来。
据记者调查,当前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国产菜粕的供应基本是断档的。
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点:一是国产油菜籽逐年减少,从根本上限制了国产菜粕的供应量。二是当地以压榨国产油菜籽为主的大中型油厂倒闭后,国产油菜籽主要流向了小机榨作坊,而小机榨作坊生产出来的菜粕又不太适合做水产饲料原料。此外,湖北粮油经营商宋池飞认为,菜粕替代品的减少和成本增加也是造成菜粕紧俏的原因。
目前,国内有关机构加强了对进口玉米酒糟粕的管理,这一方面使得进口玉米酒糟粕数量下降,另一方面造成玉米酒糟粕成本上升。近年来,在南方水产养殖集中地区,玉米酒糟粕替代菜粕被大量用作饲料原料,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进口玉米酒糟粕数量持续下滑和成本较高,其替代菜粕的数量有限,很多地区的养殖户与饲料生产企业增加了菜粕的使用量。
“长江流域的农民基本上不再种棉花了,这使得当地棉粕的产量骤然减少,而在以往,棉粕可以大量替代菜粕用作水产饲料原料。”宋池飞说,造成菜粕市场出现货紧价扬态势的“背景”较深,分析菜粕价格走势要把握全面。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分析,当前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及周边地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值得重视,市场也应给予较大程度的关注。
综合来看,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包括周边地区农民撂荒严重,同时农作物种植品种趋于单一化,品种调整大、范围广。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当地以压榨油菜籽为主的油厂纷纷倒闭或转行,当地市场油脂需求对外依赖度提升。此外,随着水产养殖旺季的来临,菜粕市场货紧价扬的态势表现明显。